云南能投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
10月28日,西南地區首個高海拔山地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云南能投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在安寧市正式開工。云南能投集團、煤炭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均宣布項目開工,滇池度假區黨工委書記、昆明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穎,安寧儲能項目專家委員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教授,云南能投集團總裁、副董事長謝一華,安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浦泰,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俞兆強,中信銀行昆明分行行長曹亞明,中國能建云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遠成,中國能建湖南火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湯子龍,光大銀行昆明分行副行長劉宏,恒豐銀行昆明分行副行長朱先濤,云南能投集團財務總監、董事沈軍出席項目開工儀式,云南能投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志祥主持。
云南能投集團、煤炭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均宣布項目開工
安寧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選址昆明鹽礦,總投資18.72億元,項目通過“低谷蓄能、高峰釋能”原理實現靈活調節,儲能時長8小時,額定功率放電時長5小時,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1500小時,年發電量可達5.25億千瓦時。
云南能投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志祥主持開工儀式
王志祥表示,該項目是云南能投集團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推進“綠電+儲能”深度融合,填補省內長時物理儲能技術空白,提升電網對大規模綠電的接納能力,為綠色鋁、光伏硅材等全省重點產業提供穩定綠電保障,為高原地區新能源消納與電網穩定運行提供“能投方案”。
安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浦泰致辭
浦泰表示,昆明安寧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對于安寧市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項目建設,以一流的服務保障讓項目順利實施,期望與能投集團以該項目為新起點不斷深化合作,尋求更多更大的共同發展機遇,形成更多豐碩成果。
西安交通大學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致辭
席光教授表示,昆明安寧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順應高原地區清潔能源就地轉化、消納、增值的發展趨勢,將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協同運行模式,為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關鍵支撐。項目專家委員會將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和智庫合力,對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方案、風險評估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面、深入的論證和評估,為項目提供行業一流水平的專業技術支撐和決策服務。
中國銀行云南省分行行長俞兆強致辭
俞兆強表示,中國銀行作為該項目最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和首家提供大額授信支持的銀行,將繼續秉持“金融為民、扎根實體”的初心,充分發揮中行集團全球化、綜合化優勢,集中最優資源、提供最全方案、打造最快通道,全程全力為項目建設、運營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金融支持。
中國能建云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遠成致辭
何遠成表示,作為項目EPC總承包牽頭方,中國能建云南院將始終恪守“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建設理念,整合全產業鏈資源,發揮聯合體協同優勢,聚力攻克關鍵技術,將本項目鑄就為技術領先、管理精益、品質卓越的高原儲能典范,為云南省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貢獻“儲能樣板”與“能建智慧”。
省國資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昆明市工信局,安寧市相關部門,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江蘇省院士工作站、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安寧供電局,建設銀行昆明城北支行,上海電力監理咨詢、安永中恒工程造價咨詢,以及能投集團總部相關部室、相關所屬企業負責人參加儀式。
拓展閱讀
變廢為寶:廢棄鹽井的“能源重生”
昆明安寧350MW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創新利用云南鹽業昆明鹽礦退役鹽穴資源,打造“地下巨型充電寶”,為我國高原地區完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鹽穴儲能方案”。在昆明鹽礦數十年開采留下的地下空間中,四口退役鹽穴正迎來“能源重生”。這些直徑數十米、深度超百米的地下腔體,憑借密封性優、容積大、穩定性強的天然稟賦,成為儲氣儲油的理想載體。“我們通過一系列地質勘探分析和力學穩定性評估,精選昆明鹽礦An1-An4四個退役鹽穴作為儲氣庫腔體,設計運行壓力7MPa-9MPa,為項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儲能載體。”儲能公司副總經理張曉磊介紹說。
項目如同大型“電網充電寶”,夜間用電低谷期,利用富余電能驅動壓縮機將空氣壓縮至鹽穴內儲存;用電高峰或新能源發電波動時,釋放鹽穴中高壓空氣推動透平和發電機組發電,實現“低谷蓄能、高峰釋能”的靈活調節。壓縮空氣儲能占地面積小、儲能時長優、建設周期短,且綠色環保,是新型儲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和組成部分。
項目采用350MW高原型鹽穴先進絕熱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系統,主要建設內容為空氣壓縮系統、透平發電系統、儲換熱系統、供水系統、升壓站等系統和設備。配套建設一座220kV升壓站,通過42公里線路接入昆明普吉變電站,全面融入云南電網調度體系,待建成投產后,將承擔調峰、調頻、黑啟動等多重功能,成為保障電網安全的“穩定器”。
技術突破:助力云南儲能產業多元化發展
針對高海拔地區空氣密度低、晝夜溫差大等技術難題,能投集團組建了項目專家委員會,依托西安交通大學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設計院、設備廠家技術資源,研發高原型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項目通過對壓縮空氣儲能方案的完善和系統優化,實現高海拔大型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的首次工程實踐,推動壓縮空氣儲能產業發展,為高原環境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建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更值得關注的是,項目創新構建“源鹽儲”一體化模式,打造壓縮空氣儲能與新能源、鹽礦生產深度融合標桿示范工程。通過回收利用末段低品位壓縮余熱,使項目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達到70%。同步建設的智慧電廠系統,將實現與云南電網智能協同調度,實現智能生產運維。
戰略意義:為云南新型電力系統完善“破題開路”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云南作為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風光新能源已經成為僅次于水電的第二大電源,但風電、光伏的“間歇性、波動性”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挑戰。鹽穴儲能項目猶如電網“穩定器”,能有效平抑新能源發電波動,提升電網調峰調頻能力。項目建成投產對構建和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其一,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項目建成后將承擔調峰、調頻、調相、系統備用、黑啟動等多重功能,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提供“緩沖墊”,緩解云南電網調峰壓力。其二,促進能源結構優化。通過降低火電調峰依賴,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助力云南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其三,培育新興產業賽道。以示范項目帶動鹽穴儲能技術標準化、產業化,為培育新興產業賽道,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